儿童流鼻血时家长的正确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身体前倾、按压鼻翼、冷敷止血、避免错误操作以及及时就医等,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1、身体前倾
立即让儿童保持坐位或站立,头部略微前倾约15度。此姿势能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部引起呛咳或误吸,同时减少吞咽血液导致的胃肠刺激。家长可用手轻托儿童额头维持姿势,避免其因紧张而乱动。
2、按压鼻翼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上方柔软部位持续压迫10-15分钟。按压需保持垂直方向用力,确保双侧鼻翼紧密贴合鼻中隔,通过外力压迫促进破裂血管收缩止血。过程中不要频繁松手查看,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3、冷敷止血
将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根、前额等部位。低温刺激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血流速度和出血量,建议每次冷敷5-10分钟。需注意用薄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皮肤冻伤。
4、避免错误操作
禁止让儿童仰头或平躺,否则可能引发呕吐、窒息风险。不要向鼻腔内塞入纸巾、棉球等异物,此类物品可能摩擦损伤黏膜,导致二次出血或感染。
5、及时就医
若按压20分钟后仍无法止血,或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反复频繁出血超过每周2次,建议耳鼻喉科检查是否存在鼻腔结构异常或血液系统疾病。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鼻腔干燥。教导儿童不要抠挖鼻孔,频繁出血者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若出血后出现持续哭闹、意识改变等异常表现,需急诊处理排除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