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挖鼻损伤、鼻炎或鼻窦炎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若症状反复出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鼻腔干燥
儿童鼻黏膜较薄且血管丰富,当空气过于干燥或存在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黏膜易因缺水而脆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破裂出血。日常可使用生理海水喷雾湿润鼻腔,室内放置加湿器保持湿度。
2、挖鼻损伤
约60%的儿童鼻出血与抠挖鼻腔有关。手指直接摩擦易导致黎氏区黏膜糜烂,该区域血管密集且表浅,损伤后可能出现活动性出血。急性出血时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3、鼻炎或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患儿因组胺释放引发黏膜充血肿胀,鼻窦炎患者分泌物刺激黏膜,均可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鼻渊通窍颗粒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4、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反复鼻衄伴身体其他部位瘀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也可能诱发出血,需检测凝血四项明确病因。
发现儿童鼻出血时,应让其保持坐位前倾,用手指捏压鼻翼10分钟,多数前鼻孔出血可自行停止。若出血量大或频繁发作,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检查,必要时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避免自行填塞不洁纸团,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