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发低烧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查综合判断。若持续存在低热现象,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结核等病原体感染是长期低烧的常见原因。例如结核感染可引起午后低热、盗汗,慢性尿路感染可能伴随尿频尿痛。这类感染会刺激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并释放炎症介质。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同时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等实验室指标异常。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或实体瘤晚期可能出现肿瘤热。恶性细胞可分泌白介素等致热因子,或因肿瘤坏死组织吸收导致体温升高,常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伴体重下降。
出现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时,建议记录每日体温变化曲线,观察伴随症状。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自身抗体筛查及影像学检查等。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应及时到感染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