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热可能与某些慢性病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结核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若长期存在此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原因。
1、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长期低热,常伴有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结核可累及肺部、淋巴结、骨骼等部位。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规范治疗,疗程通常需6个月以上。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免疫紊乱,引发反复发热。患者可能伴随关节肿痛、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调节免疫反应,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恶性肿瘤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或实体瘤晚期可能出现肿瘤热,体温波动在37.5℃至38.5℃之间。患者常伴有淋巴结肿大、贫血、消瘦等表现。根据肿瘤类型可选择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
反复发热持续2周以上者,建议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自身抗体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日常需注意记录体温变化规律,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