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反复发作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对因治疗、补液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遵医嘱进行干预。
1、物理降温
儿童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需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冰敷等可能引起寒颤的降温方式,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
2、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严禁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物。
3、对因治疗
反复发热需明确病因,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支原体感染需选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补液治疗
发热期间应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III,维持每日尿量达6-8次。出现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时,需及时静脉补液。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及病原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胸片等影像学评估。
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饮水量及尿量变化,避免滥用退热药物。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若患儿存在热性惊厥病史,建议体温达38℃即开始药物降温,并提前准备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