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防疫期间,如何做好日常防护措施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在防疫期间,做好日常防护措施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通常需注意科学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遵守社交距离、加强环境通风以及接种疫苗等,这些措施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1、科学佩戴口罩

出入公共场所或接触密集人群时,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避免触摸口罩外侧,每隔4小时或受潮后及时更换。佩戴口罩前需洗手,摘取时仅触碰耳挂绳,丢弃后再次清洁双手。

2、保持手卫生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洗双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餐前便后、触摸面部前需彻底清洁。若无洗手条件,可选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揉搓至干燥,注意清洁指缝、甲缘等易残留病原体的部位。

3、遵守社交距离

在人群密集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握手、拥抱等直接接触,减少聚集性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入封闭垃圾桶。

4、加强环境通风

室内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对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1-2次。家庭使用空调前需清洁滤网,办公场所建议关闭中央空调回风系统。

5、接种疫苗

符合条件者应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及加强针,疫苗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需及时完成免疫程序,接种后仍需配合其他防护措施。

日常需关注疫情动态,配合流调工作。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可增强免疫力,共同筑牢防疫屏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