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房颤是怎么回事?有哪些有效治疗方法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跳不规则且过快,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电复律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房颤的基础疗法,用于控制心率、预防血栓等。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片、华法林钠片、胺碘酮片等。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华法林钠作为抗凝剂能降低血栓风险;胺碘酮有助于恢复并维持正常心律。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

2、导管消融术

对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导管消融术。该方法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递至心脏特定部位,消除引发房颤的异常电信号。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

3、外科手术

若房颤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如瓣膜病),或消融术效果不理想,可考虑外科迷宫手术。医生通过手术切口在心房内制造规律瘢痕,阻断异常电传导路径。该术式常在进行其他心脏手术时同期实施。

4、电复律治疗

通过电击使心脏瞬时除极,恢复窦性心律。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血压骤降)或药物复律失败的紧急情况。操作前需确认无血栓风险,必要时联合抗凝治疗。

5、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及血压等可降低房颤发作频率。建议戒烟、限制咖啡因,并通过适度运动改善心血管健康。同时,管理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合并症也有助于病情稳定。

房颤患者应尽早就医评估,根据病因及症状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率、凝血功能等指标,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诱发心律失常。切勿自行调整药物或轻信偏方,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卒中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