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发生通常与心脏电信号紊乱有关,但也可能受到其他心脏结构或代谢异常的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是房颤的常见机制,但具体病因可能因人而异。
心脏电信号紊乱是房颤的重要诱因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电信号由窦房结规律发出,但在房颤时,心房内会出现多个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导致心房肌快速且不协调地收缩。这种电活动异常可能由心肌纤维化、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最终形成持续性的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性病变也可能引发房颤。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心房扩大或心肌缺血,改变心脏电生理环境。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代谢异常状态,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电位稳定性而诱发房颤。部分患者还存在遗传易感性,特定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若出现心悸、气短等房颤相关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选择抗凝治疗、节律控制药物或导管消融等方案,同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有助于降低房颤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