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炎、药物因素、传导系统退行性变以及先天性因素等。若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可能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患者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治疗上常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严重时需进行血运重建术。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可能损伤房室结或希氏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可通过心肌酶谱、心脏磁共振等检查辅助诊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合并心律失常时可使用胺碘酮片。
3、药物因素
过量使用地高辛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功能。此类患者通常有明确用药史,停药或调整剂量后阻滞多可缓解。若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注射液临时提升心率。
4、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多见于老年人群,随年龄增长出现房室结纤维化或钙化。此类病变常呈渐进性发展,早期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确诊后通常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改善预后。
5、先天性因素
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房室传导系统结构缺陷,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心脏畸形,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无症状者定期随访即可,若存在高度阻滞需考虑起搏器植入。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黑蒙、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所有治疗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