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首选方法,能够直接记录心脏电活动并显示传导异常。通过观察PR间期延长、QRS波群脱落等特征性表现,可判断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度(如一度、二度或三度)。该检查操作简便且无创,适用于初步筛查。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连续监测心电变化,可捕捉阵发性或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对于症状不典型或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异常的患者,此项检查能提高诊断率。同时可评估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的关联性。
3、心脏电生理检查
通过导管技术记录心脏内电信号,评估房室结及希氏束-浦肯野系统的传导功能。该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晕厥,或需明确阻滞部位以指导起搏器植入治疗。属于有创性检查,需在专业电生理室进行。
4、实验室检查
包括心肌酶谱、电解质(如血钾、血钙)、甲状腺功能及炎症指标检测,用于排查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心肌炎等病因。例如低钾血症可诱发传导阻滞,纠正后可能改善症状。
确诊房室传导阻滞后,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若出现晕厥、胸痛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阻滞程度和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