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放疗是怎么回事,效果评估标准是什么?

陶思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或粒子束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其效果评估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缓解、肿瘤标志物变化、生存期评估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标准。

1、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或PET-CT等检查可直观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完全缓解指肿瘤消失,部分缓解为体积缩小超过30%,疾病稳定则变化幅度在20%以内。例如乳腺癌放疗后,可通过乳腺MRI评估病灶范围缩小程度。

2、临床症状缓解

放疗后患者疼痛、出血或压迫症状减轻可作为疗效依据。如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放疗后,骨痛评分降低2分以上即提示有效。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难改善也能反映治疗效果。

3、肿瘤标志物变化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放疗后下降50%以上提示治疗有效。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下降与放疗效果呈正相关,需动态监测数值变化。

4、生存期评估

包括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如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至26个月。

5、生活质量评估

通过EORTCQLQ-C30量表评估患者体力、情绪及社会功能改善。如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程度减轻,KPS评分提高10分以上即表明生活质量提升。

放疗后需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建议患者每3个月复查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同时记录症状变化。治疗期间出现放射性皮炎或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时,应及时与放疗科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具体评估标准需结合肿瘤类型、分期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