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及部分良性病变,如鼻咽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脑动静脉畸形等。其应用需根据疾病类型、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实体恶性肿瘤
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常通过放射治疗控制局部病灶。对于早期肿瘤,根治性放疗可达到手术相似的效果;中晚期肿瘤放疗可缩小病灶,缓解疼痛或压迫症状,常联合化疗提高疗效。
2、血液系统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对射线敏感,放疗可清除局部残留病灶。例如早期霍奇金淋巴瘤采用受累野照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转移瘤全脑放疗可缓解神经症状,延长生存期。脑动静脉畸形等良性病变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减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风险。
4、头颈部良性病变
甲状腺眼病通过低剂量放疗可改善眼球突出症状,有效率约60%。腮腺血管瘤等脉管畸形也可通过精准放疗控制进展。
5、转移性肿瘤
骨转移姑息放疗可有效缓解骨痛,脊髓压迫急诊放疗能保留神经功能。肺、肝等器官转移灶的立体定向放疗可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放射治疗需由肿瘤放射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根据肿瘤位置选择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技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注意皮肤护理,出现放射性肺炎、黏膜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良性病变放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