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期出血需进行的基础检查通常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若出血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1、妇科检查
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外阴、阴道、宫颈情况,观察有无炎症、赘生物或损伤。医生会使用窥器暴露宫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或HPV检测,初步筛查宫颈病变。双合诊可触诊子宫及附件,判断有无压痛、包块等异常。
2、超声检查
经腹部或阴道超声可观察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卵巢结构等,排查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超声还能检测宫腔积液、妊娠相关异常(如宫外孕),帮助明确出血来源。
3、血液检查
包括性激素六项(如雌二醇、孕酮)评估内分泌状态,血HCG检测排除妊娠相关出血。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发现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异常出血。
非经期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炎症或肿瘤有关,需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穿着宽松衣物以便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进一步安排宫腔镜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