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脓胸、败血症、肺脓肿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需及时治疗以降低风险。具体并发症的发生与病原体类型、感染范围及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1、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肺泡渗出物增多,影响氧气交换功能。当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时,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需通过氧疗或机械通气维持呼吸。
2、脓胸
当感染累及胸膜腔时,可能形成脓性胸腔积液。患者会出现胸痛、高热及呼吸受限,胸部X线可见胸腔积液影。治疗需进行胸腔穿刺术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控制感染。
3、败血症
致病菌通过血液播散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为体温异常、心率加快和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血培养可明确病原体,需立即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联合抗感染治疗。
4、肺脓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形成坏死性空洞,CT检查可见含气液平的空洞病灶。患者会咳出大量脓臭痰,治疗需延长抗生素使用周期至6-8周,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清除脓液。
5、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导致全身循环障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需在抗感染基础上进行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同时监测乳酸水平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改变或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或耐药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