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需根据肿瘤性质和分期综合选择。患者应及时就诊,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局限性肺部肿瘤,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通过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可完整切除病灶,术后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肿瘤分期及类型。部分患者术后需辅助放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放射治疗
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残留的肿瘤,利用高能射线精准破坏癌细胞。立体定向放疗适用于小病灶,调强放疗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常与化疗联用提高疗效,但可能引起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3、化学治疗
采用细胞毒性药物如顺铂、卡铂、紫杉醇等杀灭癌细胞,常用于中晚期或转移性肺癌。化疗方案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可能伴随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靶向治疗
针对EGFR、ALK等特定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靶向药。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治疗中需监测耐药情况及药物相关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5、免疫治疗
通过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PD-1/PD-L1抑制剂激活免疫系统,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患者。需评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影像学评估。
肺部肿瘤患者应尽早就诊于胸外科或肿瘤科,完善CT、病理活检及基因检测。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戒烟并避免接触空气污染物。切勿自行服用偏方或中断治疗,所有用药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及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