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否属于严重健康问题需根据治疗及时性、病情进展及耐药情况综合判断。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患者通常预后良好,但延误诊治或出现耐药性则可能危及生命。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当患者及时确诊并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进行6-9个月规范治疗时,病灶多可逐渐吸收钙化,传染性显著降低,此时疾病对健康的威胁相对可控。但若治疗不规律导致耐药菌株产生,或合并糖尿病、HIV感染等免疫抑制情况,可能出现肺空洞、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此时疾病严重程度显著升高。
所有肺结核患者均需在传染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全程治疗,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并定期复查胸部CT。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者需尽早就医。通过规范化的防控措施,绝大多数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