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在疾病初期可能出现持续低烧的情况。低热是肺结核的典型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午后体温升高至37.5℃~38℃,并伴有夜间盗汗、乏力等症状,但具体症状存在个体差异。
肺结核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可侵袭肺部组织并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从而出现低热症状。这种发热具有持续性特点,可能伴随数周甚至更长时间,且常规退热药物效果有限。除低热外,患者还可能存在咳嗽超过2周、痰中带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乏力或低热。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特别是伴随慢性咳嗽、夜间盗汗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加强营养,保持居室通风,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防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