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规范治疗通常需要6~9个月,耐药结核可能需要18~24个月。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效果调整。
1、药物治疗
肺结核的药物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和乙胺丁醇片,通常需两种及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初期强化期需2~3个月,巩固期持续4~6个月,确保彻底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2、支持治疗
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每日摄入高蛋白及维生素类食物,适当卧床休息。出现咯血时可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发热者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同时需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3、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厚壁空洞、结核性脓胸或大咯血危及生命的情况。手术需在强化治疗4~6个月后进行,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
4、耐药结核治疗
耐多药结核需采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等二线药物,通常需要18~24个月治疗周期。治疗期间需每月进行痰培养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每月复查肝肾功能,每2个月复查胸部CT。疗程结束后需随访2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痰涂片,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影像学。
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治疗期间需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餐具应煮沸消毒。建议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若出现视力模糊、皮肤黄疸等药物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