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灶是否需要治疗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纤维灶稳定且无活动性病变或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伴随感染、结核活动或进行性病变,则需积极治疗。
肺纤维灶多为肺部炎症、结核或尘肺等疾病愈合后遗留的瘢痕组织。对于陈旧性纤维灶且影像学稳定的患者,通常无需药物治疗,但需每年进行胸部CT随访,观察病灶是否增大或出现新发磨玻璃影。若纤维灶周围存在渗出性改变,可能提示活动性感染或结核复发,此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例如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若肺纤维灶范围扩大并伴随肺功能下降,可能提示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进展性疾病,需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延缓病情进展。对于尘肺引起的纤维化,需脱离粉尘环境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日常应避免吸烟、接触污染空气,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建议患者携带既往影像资料至呼吸内科就诊,通过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查评估病情。医生将结合动态变化、临床症状及原发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切勿自行用药或忽视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