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可能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能与吸入性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有关。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肺部是常见病因。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繁殖,可能引起高热、咳黄痰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常伴随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临床常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片等抗病毒药物,必要时需联合退热治疗。
3、真菌感染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可能因曲霉菌、念珠菌等真菌侵袭肺部致病。此类肺炎进展较慢,可能出现低热、咯血等表现,需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4、吸入性因素
误吸食物、胃内容物或化学物质会直接损伤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需及时清理气道,并配合糖皮质激素缓解局部水肿,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5、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放化疗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增加肺部感染风险。此类患者需根据原发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抵抗力。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粉尘或烟雾刺激。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胸部CT、痰培养等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