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否能够自愈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部分轻症患者可能随着原发疾病缓解而自愈,但若病因持续存在或症状加重,则需及时干预。
对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若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暂时性诱因引起,随着原发病好转,约30%-60%的患者可能在3个月内自行恢复。此时中耳积液可被吸收,咽鼓管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听力多能自行改善。若因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引起,在过敏原消除后也可能自愈。
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超过3个月)自愈概率明显降低。特别是合并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持续性病因时,中耳负压状态难以自行解除,积液可能逐渐黏稠形成胶耳。数据显示超过6个月未愈者仅约10%可能自愈。此外,儿童患者因咽鼓管发育不完善,自愈率较成人低约20%-30%。
若出现持续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超过2周,或伴随耳痛、耳鸣加重等情况,建议及时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通过耳镜、声导抗测试等评估病情,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或置管治疗。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等不可逆损害,儿童还可能影响语言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