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急性放射损伤、癌症风险增加以及遗传和生殖影响,需注意日常防护。辐射暴露的剂量和时长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1、急性放射损伤
短时间内接触高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引发急性放射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红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胃肠道黏膜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核事故或医疗放射治疗意外是常见诱因。
2、癌症风险增加
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可能损伤细胞DNA,增加患癌概率。甲状腺、乳腺等辐射敏感器官的癌变风险显著上升,白血病发病率也可能提高。研究发现,接受多次CT检查的人群患癌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约0.05%。
3、遗传和生殖影响
生殖细胞对辐射较为敏感,可能引发染色体畸变。孕妇接触辐射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如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男性睾丸接受1希沃特以上辐射剂量时,可能造成暂时或永久性不育。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进行X光、CT等医疗检查时需做好防护措施。从事辐射相关职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监测,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群更需加强防护意识。若意外接触大剂量辐射,应立即脱离辐射源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