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结果复核时通常需要注意及时性、样本状态、信息核对、机构资质以及结果对比等事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具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1、及时复核
部分检验项目的样本可能因保存时间过长而发生成分变化,例如血糖、电解质等指标易受时间影响。建议在采样后按实验室要求尽快送检,避免因延迟导致结果偏差。
2、样本状态确认
复核前需确认样本无溶血、凝固或污染等情况。如血液样本发生溶血可能影响钾离子、乳酸脱氢酶等检测值,需重新采集样本。运输过程中还需确保冷链要求的项目(如某些激素检测)温度达标。
3、信息核对验证
需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及检测项目是否完全一致。特别要注意检验单条形码与样本管标识是否匹配,避免样本混淆导致错误报告。
4、选择合格机构
复核应选择通过ISO15189认证或CAP认证的实验室。需核查检测仪器校准证书和质控记录,确保检测系统处于受控状态,不同实验室间检测方法学需一致。
5、结果对比分析
将复核结果与原报告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如影像学、病理学)综合判断。对于肿瘤标志物等波动性指标,需动态观察变化趋势。
若复核结果与原报告存在显著差异,应及时与检验科沟通确认检测流程,同时联系临床医生重新评估患者病情。建议保留原始样本以备复检,并通过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来排除系统误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