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在密切接触他人、处于空气不流通的环境或接触免疫力低下人群时,容易造成传染。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与个体行为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密切接触
感冒患者在与他人近距离交谈、握手、共用餐具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时,病毒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例如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飞沫含有大量病毒,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可能引发感染。
2、空气不流通的环境
在密闭空间如教室、办公室或车厢内,病毒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延长。若未定期开窗通风,其他人吸入带病毒气溶胶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在患者聚集的场所更易传播。
3、接触免疫力低下人群
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系统较弱。当感冒患者未佩戴口罩或未做好手部清洁时,病毒更容易侵入这些易感者的呼吸道黏膜,导致交叉感染。
日常需注意与感冒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室内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免疫力较低者应避免接触患者,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用肥皂洗手。若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