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可能与体内炎症反应、药物副作用、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此外,若本身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感冒期间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
1、炎症反应
感冒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原体刺激机体释放炎性因子,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引起短暂性血压升高。患者常伴有发热、鼻塞等症状,此时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2、药物影响
部分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这类药物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能引起血压上升。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含此成分的复方感冒制剂,如新康泰克胶囊、泰诺片、白加黑片等,建议选择对血压影响较小的药物。
3、应激反应
疾病导致的疼痛、睡眠质量下降、焦虑等应激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造成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建议感冒期间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休息。
需要提醒的是,若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高血压患者感冒期间应每日监测血压,避免擅自调整降压药剂量,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