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初期流清水鼻涕的现象通常与鼻黏膜受刺激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病毒入侵、炎症反应以及黏膜防御机制启动等。
1、病毒入侵
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侵入鼻腔黏膜引发感染。病毒在黏膜细胞中复制会直接损伤上皮细胞,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促使浆液性分泌物渗出,形成清涕。这种渗出属于机体对病原体的初级防御反应。
2、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组胺作用于鼻黏膜H1受体,引发毛细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亢进,此时鼻腔分泌物因富含水分和盐分而呈透明水样,每日分泌量可达数百毫升。
3、黏膜防御机制
鼻黏膜杯状细胞和腺体在受刺激时会加速分泌黏液,通过物理冲刷作用清除病原体。清涕中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等抗菌成分,这种稀薄分泌物更利于病毒颗粒的排出。
当清水鼻涕持续3-5天未缓解,或出现黄脓涕、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或鼻咽拭子检测。日常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轻黏膜刺激,若伴有明显鼻塞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但需避免自行滥用减充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