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干冰接触皮肤后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干冰接触皮肤后的正确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立即脱离接触、清洁处理、保护伤口、缓解疼痛以及及时就医等。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皮肤损伤程度进行选择,以避免冻伤进一步加重。

1、立即脱离接触

迅速移开干冰,避免皮肤继续接触。干冰温度极低,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深度冻伤,需尽快减少低温暴露时间。

2、清洁处理

用38-42℃的温水冲洗患处15-20分钟,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切勿直接摩擦或拍打皮肤,以免加重组织损伤。若出现水疱需保持完整,不可自行刺破。

3、消毒保护

冲洗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外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黏性敷料直接接触伤口,每日至少更换两次敷料。

4、止痛处理

若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在患处直接使用冰敷或热敷,防止二次温度刺激。

5、及时就医

若出现皮肤发黑、感觉丧失、大面积水疱或全身寒战等症状,需立即到烧伤科就诊。医生可能进行清创术、高压氧治疗或手术修复,重度冻伤者需住院观察。

处理过程中禁止使用偏方如酱油、牙膏等涂抹伤口,这些物质可能引发感染。日常接触干冰时应佩戴防冻手套和护目镜,操作环境保持通风。若冻伤处理后48小时内出现红肿加剧或渗液,需复查排除继发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