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与肛瘘是两种不同的肛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肛窦炎是肛窦部位的炎症反应,而肛瘘是肛周组织形成的异常通道。
肛窦炎主要由肛窦内细菌感染、粪便残留或局部损伤引起,常表现为肛门隐痛、排便时灼热感及少量分泌物。急性期可能伴随肛门肿胀,但一般不形成明显肿块。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促进炎症消退。
肛瘘多由肛周脓肿破溃或引流不当发展而来,典型症状为肛门周围皮肤反复流脓、瘙痒,瘘管外口可见硬结或瘢痕。其形成与腺体感染扩散至肛周间隙有关,炎症穿透皮肤形成慢性瘘道。治疗需手术切除瘘管,例如肛瘘切开术或挂线疗法,术后需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若出现肛门疼痛、分泌物增多或异常肿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坐及辛辣饮食,遵医嘱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