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患者可通过定期翻身、清洁护理、呼吸训练、下肢活动以及心理干预等方式预防并发症。由于高位截瘫患者长期卧床且运动功能受限,需通过系统性护理降低压疮、感染等风险,具体措施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1、定期翻身
患者需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可使用气垫床或软枕支撑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同时每日检查皮肤是否有发红或破损。若发现早期压疮迹象,需立即增加翻身频率并配合局部减压处理。
2、清洁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会阴部及导尿管接口,保持皮肤干燥。留置导尿者需每周更换尿袋,每月更换导尿管。大小便失禁者需及时清理排泄物,必要时使用皮肤保护膜预防失禁性皮炎。
3、呼吸训练
每日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和有效咳嗽训练,家属可帮助拍背排痰。若痰液黏稠可遵医嘱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同时保持病房通风,避免着凉。吸烟患者需严格戒烟,减少呼吸道刺激。
4、下肢活动
护理人员每日帮助患者进行双下肢被动屈伸运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可穿戴梯度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进行药物预防。
5、心理干预
患者易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绪,需每周进行心理咨询,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家属需主动沟通并鼓励参与康复计划制定,必要时在心理医师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高位截瘫患者需终身坚持康复护理,建议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胸片,每年进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日常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出现发热、下肢肿胀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