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范围与症状可能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绝对对应关系,具体风险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血压升高幅度较大或波动明显时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
高血压风险判断的核心指标包括血压数值分级、伴随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情况。血压水平分为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数值越高风险越大。同时需评估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是否已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无症状的3级高血压患者实际风险可能高于有症状的1级高血压患者。
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脂、血糖、尿常规及心电图。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g,控制体重在BMI小于24kg/m²范围内。若出现血压持续≥180/110mmHg,或伴随胸痛、视物模糊等急症症状,应立即就医。血压管理应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