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根据血压测量值分为正常血压、高血压1级、2级和3级。具体分级需结合不同时间点的多次测量结果,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进行判断。
1、正常血压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应低于120mmHg,舒张压低于80mmHg。该范围内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
2、高血压1级
当收缩压达到130-139mmHg或舒张压处于80-89mmHg时,属于高血压1级。这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需在1-3个月内进行2-3次复查确认。确诊后应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若合并糖尿病等情况可能需启动药物治疗。
3、高血压2级和3级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达到高血压2级,若收缩压超过160mmHg或舒张压超过100mmHg则属于3级。此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高,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同时进行靶器官损害评估。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的血压监测,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就诊时供医生参考,避免在情绪激动、运动后或憋尿状态下测量。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完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