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哪些检查指标?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压测量、实验室检查和靶器官损害评估等指标。具体检查指标包括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血常规、肾功能检测及心电图等。

1、诊室血压

诊室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通常需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测量前需静坐休息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等干扰因素。若初次测量血压升高,建议间隔1-4周复查确认。

2、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该检查能反映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评估药物疗效。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肌酐、尿酸、血脂和血糖检测。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反映早期肾损伤。血脂异常和血糖升高常与代谢综合征相关。

4、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心电图可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改变。心脏超声能准确测量左室质量指数,评估心脏结构变化。左室肥厚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典型表现,需积极干预。

5、其他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进行颈动脉超声、眼底检查或肾动脉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mm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动脉狭窄或出血反映小血管病变,肾动脉狭窄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达标以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