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钙磷代谢,进而导致骨骼矿化障碍。该病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及儿童,主要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缺乏等因素相关。
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下降至10%-15%,无法满足骨骼生长所需。血钙降低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促使骨钙释放入血,但同时也导致新形成的骨基质无法正常矿化。长此以往会出现方颅、鸡胸、肋骨串珠等典型骨骼畸形,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杯口状改变和毛刷样征。
充足的维生素D可通过促进肠道钙吸收、维持血钙浓度来保障骨骼正常矿化。预防佝偻病需保证每日400IU维生素D补充,早产儿需加量至800IU。母乳喂养儿出生后1周即应开始补充,配方奶喂养儿若每日奶量不足1000ml也需额外补充。鼓励婴幼儿每日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
确诊佝偻病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通常采用维生素D32000-4000IU/日口服,疗程1个月后改为维持量。严重骨骼畸形者需骨科矫形治疗。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高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