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识别儿童孤独症的早期征兆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征兆通常包括社交互动困难、语言发展延迟、重复刻板行为、兴趣范围狭窄以及感官反应异常等。家长若发现孩子存在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评估。

1、社交互动困难

患儿可能对他人呼唤名字无反应,回避眼神接触,缺乏与他人分享兴趣或情感的行为。例如,不会主动展示玩具给父母,或在游戏时难以理解他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类社交障碍在2-3岁时逐渐显现。

2、语言发展延迟

约5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落后,表现为2岁时仍无有意义单词,或出现语言能力倒退现象。部分患儿虽能发音,但存在重复语句、语调异常或代词混淆(如将“你”说成“我”)等特征性语言障碍。

3、重复刻板行为

患儿常出现身体重复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或旋转物体。部分儿童会执着于固定路线、物品摆放顺序,一旦改变可能引发强烈情绪反应。这类行为往往在1岁半后逐渐明显。

4、兴趣范围狭窄

患儿可能对特定物品(如车轮、开关)产生异常专注,持续数小时重复操作,但对适合年龄的玩具缺乏兴趣。部分儿童会发展出超常记忆能力,如背诵长篇文字却不理解内容。

5、感官反应异常

表现为对某些声音、触觉或光线过度敏感,如听到吹风机声音会捂耳尖叫,或拒绝特定材质的衣物。也可能出现痛觉迟钝,受伤时无明显哭闹反应。

若孩子出现以上多个特征,尤其是伴随社交和语言发展落后时,需尽早就诊儿童发育行为科。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如ABC量表、ADOS评估)结合临床观察,专业医生可进行初步筛查。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家长需避免“等孩子长大自然好转”的误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