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僻与自闭症在表现、成因及干预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孤僻通常指性格内向、社交意愿低,而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专业医学评估。
孤僻主要表现为主动回避社交活动,但语言和认知功能正常,且社交能力未受损,仅在特定情境下不愿与人互动。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包括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例如无法理解他人情绪、缺乏眼神交流、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部分患者伴随智力障碍或感知觉异常。
孤僻的形成多与成长环境、心理创伤或性格特质相关,通过心理疏导、社交训练等方式可改善。自闭症主要与遗传因素、脑神经发育异常有关,需早期开展行为干预治疗,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配合语言治疗和职能治疗,必要时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药物辅助治疗。
若发现儿童存在社交功能退化、语言能力倒退或异常行为模式,应及时到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对于性格孤僻者,可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逐步改善社交状态,但切忌将内向性格简单等同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