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类型需根据骨折稳定性、患者年龄及骨质情况等因素综合选择,常见方式包括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具体方案应由骨科医生评估后制定。
1、动力髋螺钉固定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且骨质较好的患者。该术式通过在股骨头内植入螺钉并连接钢板,利用滑动加压原理促进骨折端愈合。其优势在于操作相对简单且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但需注意术后需避免过早完全负重。
2、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
适合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髓内钉从股骨近端髓腔插入,通过交锁螺钉实现三维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外侧钢板系统。特别是Intertan髓内钉系统可提供抗旋转稳定性,降低内固定失效风险。
3、人工关节置换术
多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且无法重建的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半髋置换术能实现早期负重,降低卧床并发症风险。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可增强初始稳定性,但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是否耐受骨水泥反应。
患者需在受伤后尽早就医,通过X线、CT三维重建等检查明确骨折分型。医生会根据Evans分型、患者活动需求及基础疾病制定个体化方案。术后需遵循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锻炼,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