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是否必须手术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及健康状况综合判断。通常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手术,但多数移位性骨折或伴有并发症时需手术干预。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无移位或稳定性骨折,以及无法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儿童青枝骨折或老年患者轻度嵌插骨折可采用髋人字石膏、支具外固定或骨牵引维持复位,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保守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手术治疗
移位超过2mm、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需手术。常见术式包括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如Gamma钉、PFNA)、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如LCP锁定钢板)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可早期恢复解剖结构,利于功能锻炼,降低畸形愈合风险。
3、患者因素
年轻患者多需解剖复位内固定以恢复劳动能力;高龄患者若基础疾病多,可考虑髓内钉微创固定或关节置换缩短卧床时间。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需多学科评估手术风险。
出现股骨骨折后需立即制动并急诊就诊,通过X线、CT三维重建明确骨折分型。治疗方案需由骨科医生根据AO分型、患者功能需求及全身状况制定,切忌自行决定治疗方式。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