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股骨骨折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股骨骨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常见原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1、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骨折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缓,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患者可能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临床通常使用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建议早期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菌入侵,导致局部红肿、渗液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及时清创,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需取出内固定装置。

3、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局部血供破坏、固定不牢固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能导致骨痂形成缓慢。患者表现为持续疼痛和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线清晰。这种情况需重新手术植骨并加强固定,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碳酸钙D3等药物促进骨形成。

4、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膝关节或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关节屈伸训练,配合使用塞来昔布缓解炎症反应,必要时通过关节松动术改善功能。

5、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关节面可能造成软骨损伤,后期易出现关节疼痛和畸形。急性期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润滑关节,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关节置换术。

股骨骨折患者应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康复锻炼需在骨科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出现患肢肿胀加重、异常疼痛或体温升高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排查并发症,避免自行调整外固定或滥用止痛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