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管状腺瘤性肠息肉如何治疗

陶思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管状腺瘤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定期随访以及调整生活方式等,需根据息肉大小、病理特征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内镜下切除

对于直径较小、无恶变倾向的息肉,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直接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

2、手术治疗

若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病理提示癌变或内镜切除困难,需行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有无复发,并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3、药物治疗

对于伴有肠道炎症或出血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云南白药胶囊缓解出血,或美沙拉秦肠溶片控制局部炎症。但药物无法消除息肉本身,需配合其他治疗。

4、定期随访

治疗后每6-12个月需进行肠镜复查,尤其对于多发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病理提示高风险的患者。随访中若发现新生或复发息肉,应及时处理。

5、调整生活方式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食用;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风险。

发现管状腺瘤性肠息肉应及时接受规范治疗,术后严格按医嘱复查肠镜。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刺激性药物或保健品,治疗期间应充分与医生沟通病理结果和后续随访计划。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