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通常需注意严格遵医嘱用药、监测不良反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配合生活管理以及定期复查等事项。合理用药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1、严格遵医嘱用药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漏服或自行增减剂量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心绞痛发作。
2、监测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出现黑便需及时就诊。他汀类药物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或肌肉疼痛,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3、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会降低抗血小板效果。华法林与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动物肝脏同食会影响抗凝效果,需保持饮食结构稳定。
4、配合生活管理
药物治疗需结合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饮食可能抵消调脂药物作用,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5、定期复查评估
每半年需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脂四项检查,必要时行冠脉CTA复查。根据血压、心率变化调整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用量,维持静息心率在55-60次/分为宜。
冠心病患者出现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用药期间需记录血压、心率及症状变化,复诊时携带用药清单供医生参考。切勿自行停用预防性药物,夏季出汗较多时需注意及时补水,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诱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