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钙化可能导致心肌缺血,但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冠状动脉钙化常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若钙化严重或斑块不稳定,可能影响心脏供血。
1、钙化斑块狭窄
冠状动脉钙化是血管壁钙盐沉积的表现,常伴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钙化斑块体积增大时,可能造成血管管腔狭窄。若狭窄程度超过50%,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活动后胸闷、胸痛等缺血症状。此时冠脉CTA或造影检查可明确狭窄程度。
2、斑块破裂风险
部分钙化斑块结构不稳定,可能发生破裂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急性血栓。血栓完全堵塞血管时,可造成心肌细胞急性缺血坏死,表现为持续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需紧急介入治疗。此类情况需通过冠脉造影评估斑块稳定性。
3、血管舒缩异常
广泛钙化可能降低血管弹性,影响血管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当机体需氧量增加时,钙化血管无法有效扩张以增加血流量,可能诱发隐匿性心肌缺血。这类患者运动负荷试验可能出现阳性结果,需结合药物治疗改善心肌灌注。
若检查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建议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于已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者,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剧烈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