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反复发作可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以及合理用药等方式进行预防。家长需注重日常防护,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感冒发生频率。
1、增强免疫力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日常需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规律作息,保证每日充足睡眠,有助于提升抵抗力,降低病原体感染风险。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双手。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定期清洗玩具、餐具等物品。居家环境保持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冬季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可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抗体。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对于体质较弱或存在慢性基础病的儿童,可在医生评估后补充接种相关疫苗。
4、避免接触传染源
感冒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游乐场等。家庭成员患感冒时需佩戴口罩,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与儿童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发现病例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合理用药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应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出现发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6月以下禁用)等药物。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疗程。
平时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出汗后及时擦干身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若孩子每年感冒超过6次,或伴有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排查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