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一般指肌酸激酶,是心肌酶谱中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作用主要涉及能量代谢、心肌损伤诊断及病情监测等方面。
1、定义及生理功能
肌酸激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脑组织等部位的酶类物质,其生理功能是催化肌酸与三磷酸腺苷之间的反应,为细胞快速供能。当心肌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时,CK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水平升高。
2、心肌损伤评估作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6小时,血清CK水平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到峰值,持续3-4天恢复正常。这种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心肌缺血损伤的时间窗,且其升高幅度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临床常结合CK-MB同工酶提高诊断特异性。
3、临床监测意义
CK指标可反映心肌细胞受损程度,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溶栓治疗效果。但需注意剧烈运动、肌肉注射、骨骼肌损伤等情况也会引起CK升高,需结合心电图、肌钙蛋白等检查综合判断。
当出现胸痛等心脏相关症状时,应及时检测心肌酶谱。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避免单独依赖CK指标进行诊断。对于已确诊心脏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