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偏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具体原因,通常建议进行血常规、感染指标、影像学检查、自身免疫相关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具体需根据症状及初步结果由医生综合判断。
1、血常规
通过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则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
2、感染指标检测
除复查C反应蛋白外,可进行降钙素原、血培养、病毒抗体检测等。降钙素原升高对细菌感染特异性较高,血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3、影像学检查
根据可疑病变部位选择X线、超声、CT或MRI检查。例如肺部CT可排查肺炎、肺结核或肿瘤,腹部超声有助于发现肝胆系统炎症或脓肿,关节超声可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4、自身免疫相关检查
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检测。抗核抗体阳性可能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因子升高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抗链球菌溶血素O异常升高需警惕风湿热。
5、病理活检
若怀疑恶性肿瘤或肉芽肿性疾病,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例如淋巴结活检可鉴别淋巴瘤或结核,骨髓穿刺能明确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
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时,建议在感染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体征及初步检查结果,针对性选择上述检查项目。需避免自行解读检查报告,延误诊断时机者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效果。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