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通常较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较少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该技术适用于多种胆管结石情况,具体效果需结合患者病情评估。
1、创伤小
ERCP属于内镜微创操作,无需开腹手术,仅通过口腔将内镜插入至胆管部位,对体表无切口,可减少术后疼痛和感染风险。尤其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2、恢复快
多数患者术后1-3天即可恢复饮食和日常活动,住院时间通常为3-5天,较传统外科手术缩短约70%的康复周期。部分简单病例甚至可实现日间手术,当天完成治疗并离院。
3、结石清除率高
对于胆总管结石,ERCP联合括约肌切开取石的成功率可达85%-90%。直径小于1.5cm的结石可直接通过取石网篮取出,较大结石可配合液电碎石等技术处理。
4、并发症较少
主要并发症如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约3%-5%,出血和穿孔风险低于1%。通过术前评估适应症、术中规范操作及术后药物预防,多数并发症可有效控制。
5、适用范围广
除普通胆管结石外,还可用于胆道支架置入缓解梗阻性黄疸,或经鼻胆管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对于术后残留结石、复发结石等情况同样适用。
接受ERCP治疗建议选择具备成熟内镜技术的医院。术后需密切观察腹痛、发热等症状,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告知医生。建议治疗后3-6个月通过超声或MRCP复查,评估胆管情况。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禁食、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