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npd在心理学中代表什么?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心理学中通常简称为NPD,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核心特征包括过度自我重要感、缺乏共情能力、持续需要他人崇拜等。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对患者的社交和亲密关系造成显著影响。

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身成就的夸大认知,常伴有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敏感。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利用他人达成目标的倾向,且难以体会他人的情感需求。其形成原因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先天遗传特质与后天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如童年时期过度溺爱或情感忽视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诊断需依据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参照DSM-5中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九项标准进行系统评估。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心理干预手段,包括帮助患者建立现实自我认知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探索潜在心理冲突的精神动力学治疗,必要时可配合抗抑郁药物改善伴随的情绪症状。

对于存在相关表现的人群,建议尽早寻求临床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社会支持系统中,家属应避免过度指责或迁就患者的异常行为模式,而需以平和态度鼓励其接受系统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特质的评估需通过标准化心理测量工具进行,非专业人士不宜根据个别表现轻易作出判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