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阴性血被称为熊猫血型,主要与其稀有性、遗传特性以及临床需求等因素有关。这种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极低,且存在特殊遗传规律,导致其血源供应较为紧张,因此得名。
1、稀有性
RH阴性血在人群中的占比非常低,例如中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的比例约为0.3%-0.4%,其稀有程度与大熊猫的种群数量相似。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分布差异显著,欧美人群RH阴性血占比可达15%,但亚洲人群普遍低于1%,这种稀缺性是被称为熊猫血型的主要原因。
2、隐性遗传特性
RH阴性血的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父母双方需同时携带RH阴性基因才可能遗传给子女。若父母中仅有一方携带该基因,子女通常表现为RH阳性血型。这种遗传特点导致该血型难以通过自然繁衍增加人群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剧了血型的稀有性。
3、临床需求与供应矛盾
RH阴性血型者在接受输血时,必须使用同型血液以避免溶血反应。孕妇若为RH阴性血,可能因胎儿RH阳性血型诱发新生儿溶血病。临床上对该血型的特殊需求与有限的血源储备形成矛盾,这种供需关系的紧张状态强化了其“熊猫血”的俗称。
RH阴性血型者建议定期参与稀有血型互助组织献血,保障血库储备。孕期女性需进行抗体筛查和胎儿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溶血反应。建议所有RH阴性血型者随身携带血型标识卡,以便紧急医疗情况下快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