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一般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后的患者。该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活性发挥治疗作用,但具体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1、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β1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输出量。同时抑制肾素释放,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助于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率增快或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2、心绞痛
该类药物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减少胸痛发作频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能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其机制涉及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血压三重作用。
3、慢性心力衰竭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阻断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减缓心室重构进程。通过上调心肌β受体密度,改善心脏功能,尤其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确疗效,但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
4、心律失常
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通过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心律失常风险。对遗传性长QT综合征等特殊类型心律失常也有预防作用。
5、心肌梗死后
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心肌供血。长期应用能抑制心室重构,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再梗死风险和猝死概率,尤其适用于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梗死患者。
使用β受体阻滞剂需注意个体化治疗原则,严重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调整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患者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以防发生撤药综合征。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