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可能会增加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这种不良习惯通常与激素水平紊乱、血压异常波动以及代谢问题等因素相关,建议调整作息并定期体检。
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促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种激素紊乱状态会加速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长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夜间不规律作息还会打乱血压昼夜节律,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应下降10-20%,但熬夜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5%,这种异常血压波动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持续熬夜引发的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加重,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同时腹部脂肪堆积加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对于需要轮班工作的特殊人群,建议每2小时进行5分钟的眼部放松和肢体伸展。已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者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监测睡眠质量,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区间有助于改善睡眠深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周超过3次凌晨1点后入睡即可定义为长期熬夜,这类人群应每年进行心脏彩超和冠脉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