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八会穴为何被称为经气之会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八会穴是中医学中八个特定腧穴的总称,包括脏会、腑会、气会、血会、筋会、脉会、骨会、髓会。它们被称为“经气之会”,主要因为这些穴位是人体脏腑及重要组织器官精气的汇聚之处,具有调节相关生理功能的特殊作用。

1、脏会(章门穴)

作为脾经募穴,章门穴是五脏精气汇聚之处,尤其与肝、脾功能密切相关。当出现腹胀、胁痛等五脏失调症状时,刺激此穴可调节脏腑气机。

2、腑会(中脘穴)

位于胃经上的中脘穴是六腑经气汇聚之所。此穴对应胃腑,既能调节胃气升降,又能协调胆、小肠等腑脏功能,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3、气会(膻中穴)

作为宗气聚集之所,膻中穴统领全身之气。该穴位于胸骨中线,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刺激可改善胸闷、气喘等气机紊乱症状。

4、血会(膈俞穴)

位于膀胱经的膈俞穴是血液运行的调控中枢。通过调节心主血脉功能,可改善血虚、血瘀等血液相关病症,如贫血、月经不调等。

5、筋会(阳陵泉穴)

胆经合穴阳陵泉是全身经筋之气汇聚处。此穴具有舒筋活络作用,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筋脉拘急病症。

6、脉会(太渊穴)

作为肺经原穴,太渊穴是脉气汇聚之所。通过调节肺朝百脉功能,可改善心悸、脉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7、骨会(大杼穴)

膀胱经的大杼穴是骨骼精气汇聚之处。该穴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与脊柱密切相关,常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及强健骨骼。

8、髓会(悬钟穴)

胆经悬钟穴是髓海精气聚集之处。通过调节肾主骨生髓功能,可改善脑髓不足引发的头晕、耳鸣及骨骼发育异常等问题。

这些特定穴位通过经络系统与相应组织器官形成特殊联系,在临床上常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需要强调的是,八会穴的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根据具体病症进行配穴和手法选择,患者不可自行盲目施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